黨中央、國務院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,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。
國務院近日印發的《“十四五”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,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作出部署,提出要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,最大限度地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。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、法學院教授易繼明表示,作為市場監管現代化的重要建設目標,明確提出“十四五”期間“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基本形成”,這既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表征,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。
建立并實施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
易繼明表示,謀劃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,《規劃》提出了幾項具體舉措。
首先是加大知識產權執法力度,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?!兑巹潯诽岢鲆哟笾R產權執法力度,全面建立并實施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,并探索建立知識產權侵權快速處理機制。在知識社會中,知識不斷更新,技術加速迭代,對于權利人而言,遲到的正義就是不正義。
其次,要完善行政執法和司法銜接機制,促進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標準和司法裁判標準統一。易繼明表示,在知識產權執法層面,行政與司法“雙軌制”曾因相互掣肘、標準不一、程序空轉、銜接不暢等被詬病?!兑巹潯诽岢?ldquo;大保護”格局,也是強調知識產權的系統性、協同性。一方面,需要統一工業產權審查的標準及知識產權侵權判定標準;另一方面,在知識產權行政調解的司法確認、涉嫌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司法移送、行政決定的司法審查等方面,需要建立完備順暢的運行機制。
此外,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綜合治理體制,建立全鏈條的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機制?!兑巹潯芬越ㄔO質量強國、建立大市場為目標,強調知識產權源頭保護:優化專利、商標等申請和審查程序,提升審查質效;優化專利資助獎勵政策和考核評價機制,全面取消對專利和商標申請階段的資助和獎勵,更好地保護和激勵高價值專利;健全集體商標、證明商標等制度,推動品牌建設、質量提升,擴大中高端產品供給。同時,在知識產權創造、運用、保護、管理、服務等各環節,充分運用法律、行政、經濟、技術、社會治理等多種手段,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。
同時,健全知識產權多元糾紛解決機制,建立知識產權領域的誠信體系。解決知識產權糾紛,需要司法、行政、仲裁、調解、公證、鑒定、行業自治等手段綜合運用,形成多元糾紛解決機制;需要在知識產權領域建立相應的信用監管體系,完善信用承諾、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等制度,并推動建立全國知識產權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平臺和機制。
完善知識產權跨區域保護協作機制
易繼明表示,作為無形財產,知識產權侵權往往存在跨區域和流動性的特點。而且,個別地方還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傾向。因此,需要完善知識產權跨區域保護的協作機制?!兑巹潯诽岢鼋ㄔO一批知識產權保護試點示范區,發布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指南,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領域標準研制,以提高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。
加強重點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,《規劃》提出完善藥品專利保護、跨境電商領域知識產權保護規則,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,堅決查處侵犯商業秘密違法行為。通過聚焦反不正當競爭、商業秘密、藥品、跨境電商等重點難點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,實行“重點突破”。對假冒偽劣亂象采取高壓態勢,提出持續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動。另外,《規劃》提出推動知識產權法律域外適用,旨在建立知識產權涉外執法和域外執法協助機制。
提出開展知識產權領域“新基建”
知識產權保護既包括對專利、商標、著作權等創新成果的合法專有權利的保護,也包含了對不以創新為目的的不合法壟斷行為的規制?!兑巹潯吩趫猿?ldquo;嚴保護”政策的同時,也提出禁止知識產權濫用,強化對濫用標準必要專利的反壟斷規制,實現競爭監管與知識產權保護銜接協調,促進創新要素充分涌動。
制度、人才及基礎設施建設,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礎。易繼明認為,《規劃》提出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,推動專利、商標、著作權等領域法律法規修訂,培養知識產權領域“高精尖缺”人才。同時,還提出開展知識產權領域“新基建”,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化、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,建設知識產權保護大數據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。
他指出,貫徹實施好《規劃》,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任務落實,首先,要將“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”這一建設任務納入地方黨委、政府統一工作部署,加強領導,細化舉措,壓實責任。其次,要探索市場監管綜合執法與知識產權專業執法相結合的協調機制,加強專業化、復合型的知識產權執法隊伍建設,提高知識產權執法效能。最后,要建立動態的監督與信息反饋機制,督促任務落實,總結經驗教訓,并及時調整工作措施,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和新要求。
新京報記者 陳琳
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劉越
聯系人:石經理
手機:0532-88970867
地址: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??诼?65號凱旋商務412室